單車誌-Cycling update

單車探訪花東原民溫泉小鎮

 

 

C120T01 3 01

圖、文◎林孟佳

 

後疫情時期的島內旅遊,總是多一份想說走就走的任性,尤其來到花東,隨處能享受偽出國感,不管是選擇隨著觀光火車的搖晃前行,還是揪上一群單車愛好者開車同遊,都能輕鬆以雙腳銜接踩踏縣道、深入社區,感受阿美族與布農族的部落風情,以在地人推薦的私房菜補充體力,到訪舒適的溫泉鄉洗滌汗水,現在就來一場身心靈放鬆的療癒旅程吧!

 

單車路線1:花蓮瑞穗車站→春日社區織羅部落→騎遇菲律賓與歐亞板塊交界處→玉里市區→G九屋私房特色菜→花蓮玉里安通溫泉

C120T01 3 03

▲入口處就有套圈圈的遊戲區,充滿童趣。

 

騎遇阿美族織羅部落  超補原民風味餐

 

這回由從瑞穗車站出發,騎乘193縣道前往織羅部落,沿途一望無際的稻田令人舒心,途中行經體驗泛舟的秀姑巒溪遊客中心,再繞過秀姑巒溪、穿越春日綠色隧道,來到充滿阿美族文化的「春日禮辦供處」。

C120T01 3 02

▲舊空間裡有阿美族的國際畫家優席夫的創作,搭配原民特色料理,原鄉風情滿溢。

 

這個充滿童趣的小店面,原來是春日里舊的里辦公室,由一群返鄉青年結合了六戶人家組成的「米86團隊」,將過去阿美族習慣的換工方式,如協助收割、日曬存糧的勞動力,轉換成合作特色風味餐以及文化體驗,並邀請阿美族旅英知名的畫家優席夫創作巨幅畫作,打造出優質的原民風空間。而織羅部落位在秀姑巒溪及支流匯流處,盛產作物有稻米、葛鬱金、金多兒筍,此處也聚集了閩南、客家及阿美族的多元文化,齊柏林的紀錄片《看見台灣》中,一幕寬闊的稻田中有著大腳丫的挖空圖騰,遊客能在田中享用風味餐,讓產地到餐桌零距離,快速打響了知名度。

C120T01 3 04

▲04擺放餐點旁。

 

阿美族人的料理大多「裸食、不調味」,專注於品嘗原型食物,也不過度烹調與享受原味這些部落青年將兒時記憶的味道重現,像是炸魚、炸田螺、烤雞,並且用葛鬱金磨成粉製成茶飲,也結合在地小農的南瓜做成精緻糕點,以及搭配時令水果製成創意甜點等,主食則是清蒸地瓜搭配水煮過貓等,相當符合健康飲食的概念;餐後,還能來編織專屬於母系社會阿美族的「情人袋」,一邊聽著導覽老師講述情人袋在部落中的愛情故事。

C120T01 3 05

▲阿美族文化體驗有米彩繪、情人袋等可供選擇。

 

Info:織羅米86

電話:0919-322737

地址:花蓮縣玉里鎮春日里泰林95-1號

備註:活動體驗依照季節有農事體驗、稻田腳印餐桌、米彩繪、情人袋,須於七日前預約。

 

騎遇菲律賓與歐亞板塊

 

飽餐後,揹上自己編織的情人袋,尋訪位於玉富自行車道上的板塊交界!194隨風騎乘於花蓮的193縣道上再愜意不過了!遠處的延綿的山脈,有著午后的山嵐相襯更添謎樣,停留在觀景平台上瞭望稻田,大口深呼吸!再繼續踩踏的步調順著呼吸的氣息繞行進入玉里大橋,不遠處的陸橋即為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,拍照時也記得留意前後的車輛。

C120T01 3 06

▲經過玉里大橋,前往玉富自行車道。

 

轉入玉富自行車道,騎乘在舊鐵道改建的鐵馬道,可以享受人車分道的10公里輕鬆路線,有著遼闊的山景伴隨著無垠的阡陌,迎面而來是錯落的黃花風鈴木,預計五月將會有繽紛的黃花遍布,續行可銜接玉里環鎮自行車道,另外,還有不少散步的行人、跑步健身的運動者,轉個彎,還能與追火車、數車廂,幸運地話,還能遇上彩繪列車喔!

C120T01 3 07

▲不遠處的陸橋即為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。

 

在地人私推的地方餐 耗時費工隱藏版料理揭密

隱藏在富里台九線上的創意台式合菜餐廳,店內的裝潢多採用老屋保留的原形、留存的農具,呈現花蓮山居生活的原汁原味。

C120T01 3 08

▲小土雞烘烤過的肉質依然鮮嫩,加上改良版的松阪豬、越南春捲及咖哩蝦等,絕對是適合車友超補的絕佳選擇。

 

現任主廚李立為是花蓮女婿,將過去於的餐廳經驗與冠軍創意菜帶回花蓮,像是以低溫慢泡方式至駔的松阪豬,搭配自製的水水和風醬,軟嫩又清爽的口感令人吮指,必點的桶仔雞是選用花蓮的小土雞,以香料醃製兩天以上,慢火烘製熟成,保留雞胸肉也同樣軟嫩的口感,店內的咖哩蝦則是許多回頭客必點的料理,選用印度南洋香料加上蛋白、椰奶的調製的醬料,鹹香不膩的好滋味,搭配嚼勁十足的法國麵包最對味。

C120T01 3 09

▲必點咖哩蝦。

 

Info:G九屋‧雞酒屋創意美食

電話:03-8861928

地址:花蓮縣富里鄉東里村大莊路102號

 

夜宿安通溫泉 步道探訪群山與澳洲茶樹

休息片刻,回到台九線上,再爬上一段小斜坡,就能抵達安通溫泉區,安通溫泉為弱鹼性氯化物硫酸鹽泉,水質清澈,富含15種以上的礦物質,最適合運動後來好好來放鬆一下!

C120T01 3 10

▲Villa房型有上下閣樓適合家庭小團體,還有原木石砌湯屋,十分寬敞舒適。

 

位在半山腰上的紐澳華溫泉山莊,有著靜謐的山林空間,可眺望縱谷景致與山巒天色,室內規劃有原木石頭砌成的湯屋,曾經吸引不少藝人到訪,主人家程文鎰更是多場鐵人三項、長程挑戰賽的凸台贏家,大廳裡擺滿了各個獎盃、獎牌及單車等,展現對運動的十足熱愛。

C120T01 3 11

▲運動後來好好來放鬆一下!

 

程文鎰於旅澳期間認識了澳洲茶樹,回台後持續鑽研茶樹的無毒種植、蚊蟲防疫、提煉精油等,樣樣都難不倒他,規劃飯店時更將澳洲茶樹廣植為後山路徑的主要植栽,清晨來一趟晨跑,或是跟隨導覽解說員走一趟後山,可以認識台灣肉桂、柚子樹與澳洲茶樹的清香,還能遠眺重重山景,享受一場美妙的森林浴。

C120T01 3 12

▲位在半山腰上的紐澳華溫泉山莊,有著靜謐的山林空間。

 

Info:紐澳華溫泉山莊

電話:03-8887373

地址:花蓮縣玉里鎮安通溫泉41-5號

 

單車路線2:玉里車站→布農族小米文化體驗、無菜單風味餐→關山自行車道→電光部落→賦歸

C120T01 3 13

▲玉里車站也是許多車友轉乘兩鐵旅程的起終點。

 

台東布農族的小米脫殼文化體驗

花蓮和台東同樣都是自行車的天堂,如果可以待個2-3天感受小鎮漫遊的氣息,自然是很棒的體驗,若是有行程考量,可以選擇由關車火車站出發,僅需2公里、一段小坡,即可抵達崁頂部落!

C120T01 3 14

▲小米的脫殼方式是以雙腳互相搓揉曬乾的果核,有以粗鹽為腳底去角質的奇妙感受。

 

台東一帶的原住民分布以布農族居多,位在崁頂部落的蓋亞那工作坊,入口處掛滿了曬乾的小米,加上當地的作物、木雕裝飾等,呈現布農族的特殊風情。

 

主人家胡天國在家鄉荒廢的田地以古法復育小米,並且採用傳統方式將小米脫殼、細火煨煮至濃稠狀,並請來部落耆老享用,沒想到老人家們一吃就感動落淚,於是興起推廣部落文化再生的念頭。

C120T01 3 15

▲除了小米脫殼之外,也能來體驗搗小米、唱山歌的樂趣。

 

布農族人習慣以雙腳將曬乾的小米脫去外殼,留下細微的小米果實,經過重重處理成為主食,現在,也將小米脫殼的傳統技法提供給遊客體驗,另外,也能體驗搗小米等活動;胡天國一邊講解布農族的生活型態、狩獵的曆法,還不時哼唱起布農族的曲目,原來,擁有好歌喉的他也經常到訪歐洲演出,因為疫情期間少了演出的機會,現在透過導覽,也與我們一行人教學演唱布農族特有的八部合音!

 

部落的風味餐相當特別,依照時令沒有特定菜色,也驗證了大地即冰箱的生活方式,用餐空間就在田野間,一旁種植的地瓜葉、樹豆搭配苦味的車輪茄熬湯,木棉花熬成茶,紅藜葉做成酥脆的天婦羅,馬告醃製的豬肋排,搭配生食的蕗蕎,還有微酸口感的酢醬草等,餐桌就像是畫布一般,以花藝填滿飲食的樂趣。

 C120T01 3 16

▲隨著時令改變菜色的風味餐,有著大量的山豬肉及豬肋排,呈現布農族愛吃肉的本色,佐以酢醬草、木棉花茶飲等,相當特別。

 

Info:蓋亞那工作坊

電話:089-812752

地址: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2鄰39號

備註:活動體驗有植物染、手工織品、薏苡珠、小米文化體驗,須提前預約。

 

參訪米國學校 關山自行車道環形恣意漫遊

 

飽餐後,來一趟關山自行車道是必須的!關山鎮上的自行車租賃站不少,提供有淑女車、各式變速登山車及四輪的電動車等,一家四口想要安心拍照以四輪同遊、或是想要以貼近土地的方式慢遊、騎乘皆可。

C120T01 3 17

▲轉個彎走進關山大排,遠處的山景與山嵐令人心曠神怡。

 

由關山親水公園為起點繞行走入關山環鎮自行車道,也能選擇繞入稻田中的自行車道,按照自己的踩踏頻率緩緩前行,再銜接上關山大排旁的自行車道前行,趁著遠處綿延的山脈線以及飄渺的山嵐,帶著詩意的畫面,令人不得不按下快門、立刻打卡上傳。

C120T01 3 18

▲自行車道路線單純、好走,外來的車輛也很稀少。

 

順著田邊小路轉出至台9線上,寬敞的街道上即可見醒目的米國學校蹤跡,這裡是關山鎮農會的主要據點,提供有稻米包裝的產線示範景點,現場也有許多台東的伴手禮可供選購,沒有預約導覽也沒有關係,現場還有三隻體型不小的放山雞,身高約有成人的膝蓋高,在休息區裡以驕傲的姿態迎賓,另有大型的鳥籠裡圈養著可愛迷人的小兔子,來一份冰淇淋補給、或是買好買滿才返鄉,都能令人滿意。

C120T01 3 19

▲走進田園裡的自行車道,更能感受台東的寧靜。

C120T01 3 20

▲關山鎮農會設立的米國學校,適合在此補給與休憩。

C120T01 3 22

▲三隻體型不小的放山雞,以驕傲的姿態迎接旅客。

 

電光部落竹砲體驗

 

由關山親水公園不遠處轉進197線道來到電光部落,這裡為阿美族部落,舊名為雷公火,耆老們相傳百年前有清兵入侵,阿美族人沒有利害的槍炮可以應對,於是使用了地質中的礦物質,便是現在農民常用的「電土」(碳化鈣)加水,產生乙炔的氣體及巨大聲響,嚇走了清兵,後來務農的族人也會用來威嚇山豬、猴子等,確保作物安全,現在,將族人的專長推廣為文化小旅行,可以來體驗竹砲的震撼、享用祈福茶及團體烤肉,這裡有了生態維護且推廣無農藥化肥,園區裡也能看見穿山甲的足跡喔!

C120T01 3 21

▲來到電光部落除了生態體驗,還可以感受竹砲巨響的威力

 

Info:台東縣關山鎮電光社區

電話:089-951126

備註:臉書搜尋台東縣關山鎮電光社區,需提前三天預約

 

 

 

Submit to FacebookSubmit to Google Plus
2021-05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