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車誌-Cycling update

骨科醫師吳凱文:養成習慣並注重休息

C128T01 05 1

 

熱衷於三鐵運動的骨科醫生吳凱文,平時也經常建議他的患者要多運動,並且要留心休息及恢復。針對自行車的部分,他維持了持續訓練的習慣,並透過訓練台有效提升自己的表現,同時利用零碎時間,讓運動與生活都能好好兼顧。

 

事先準備的儀式感

 

吳凱文醫師首先提到,想保持訓練、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,先行預備、計畫是關鍵,才能在緊湊的日程中擠出時間,把時間訂下來也能讓你有心理準備。他表示,他每天早上4:30 就會起床,平日踩訓練台為主,將長距離的訓練放在周週末。而早起的訣竅是,找一天先努力早起之後,自然那天就會早睡,接著早起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。

 

吳凱文醫師非常重視所謂的儀式感,除了做好計畫,會提前準備好所有需要的訓練設備。像是先把車子放上訓練台,或是車衣、車褲、車襪等等,只要是當天運動需要用到的東西,都在前一天先擺好,這樣的儀式能大大增加開始運動的動力。他說,通常早起時只有一開始會感覺痛苦,15 分鐘過後,反而會感謝自己有起來運動。

 

C128T01 05 2

▲提前做好準備,能讓運動計畫更順利。

 

訓練台是好幫手

 

訓練台是事半功倍的高效工具,吳凱文醫師說,可以排除干擾訓練效果的外在因素,有效率的達成設定的目標,少了交通號誌跟天氣的影響,當無法出門的時候,訓練台的幫助是顯而易見。尤其對於時間有限的車友來說,訓練台可以保持訓練的持續性,維持訓練的節奏,養成日常鍛鍊的習慣。

 

而有強度的使用訓練台,一小時的訓練甚至可以抵上外騎兩小時。且訓練台加上功率計的組合越來越便宜,再搭配軟體的使用,相較過去,真的多上許多樂趣。同時吳凱文醫師也提到,想要進步,乖乖吃課表很重要,訓練台上要騎到Z4-Z5 的強度才行。另外他分享到,許多人利用騎乘APP 來訓練,但因為預留的時間不夠多,導致訓練效果出不來,比方說若每次武嶺路線都騎前半段,那訓練的強度根本不夠。運用科技的同時,也要注意別被科技給制約,忽略了訓練的內容及品質。

 

了解自身實力

 

用目標的比賽來設定模擬,可以習慣撞牆期的感覺,會是有效率的訓練內容。且參加任何活動或比賽,都要提早做準備,不要等到報名之後才開始訓練,因為吃APP 的課表多半也需要2、3個月的時間。另外像是長途騎乘的訓練,週訓練量至少要是挑戰的一半以上,像是要比360 公里,那就要週練180 公里。

 

最重要的配速部分,要透過平常的訓練了解自己的實力,透過功率計來得知自己的強度,並去了解自己騎了多長的路程之後功率輸出會開始下降。週末的外騎也很重要,可以拿來練路感,也建議要選擇有一定強度的路線。以台北來說,風櫃嘴跟中社都非常適合練爬坡及下坡。另外,睡眠時間及飲食的安排也可以搭配比賽來訓練,事先熟悉比賽當天的體感。

 

C128T01 05 3

▲針對比賽提早開始訓練,了解自身狀況。

 

活用時間與休息恢復

 

可以充分利用平常零碎的時間,像是如果能騎車去上班,便能透過通勤多累積里程數。雖然是被切斷的訓練,但只要有累積就是件好事,可以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,練習一下踩踏技巧,比如等完紅燈的起步加速。同時,平日爬樓梯也可以是一種訓練,而他現在也會額外進行重訓,像是深蹲、臀推、硬舉等等全身性的項目, 對於長距離跟爬坡都很有幫助,也是基礎體力肌群的打底。身材控制上,可以透過高強度間歇訓練,不需要太長的時間,20-30 分鐘就可以搞定,重點是強度一定要到。

 

而在不斷追求更強的路上,恢復常被忽視,但休息是至關重要的,讓身體適應訓練帶來的刺激,因此不要忘記安排休息日和低訓練量的部分,也能避免受傷。吳凱文醫師分享,他會透過安排周期訓練來讓身體有機會休息,比方說前三週練六休一,第四週的時候,就不練到六天,利用強度不變但時間減少的方式來減少訓練量。

 

是否有過度訓練的狀況則可觀察早晨靜止時的心跳,或是發現吃課表的時候,心跳數如果都偏高,那就建議要多安排休息。最後,吳凱文醫師提到,中午午休10-30分鐘是非常有效的休息,不論是對於工作還是訓練,都有助於精神的恢復。

 

C128T01 05 4

▲休息與持之以恆,都是進步的關鍵。

Submit to FacebookSubmit to Google Plus
2023-02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