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條許多車友都深愛的路線,它只能在乾季前往,而且登山車才能通行,光是這2 個條件,相信不少人都能猜出,那就是經典的武巴公路!看過車友「Eric 的單車日記」分享,讓小編一直心神嚮往,這條由南投武界到巴庫拉斯間的濁水溪溪床,特別的Off-Road路線。乾季時,溪床大多是沙地,部份路段是礫石地,且地勢大多平坦,水流也不會太強,多是步行和騎單車能跨越的深度,騎登山車既好玩又不會危險!如果你也想騎登山車潦溪,但是又怕腿力不勝負荷,那麼電動登山車(E-MTB)會是你征戰武巴公路的最佳玩伴!
重新燃起登山魂
國際自行車聯盟(UCI)於2018 年正式宣布,在2019 年登山車世界錦標賽(Mountain BikeWorld Championships)新增電動登山車賽事,希望藉此提倡電動自行車的運動風氣。無獨有偶,在台灣,2018 年美利達盃已經搶鮮在登山車賽事中新增電動車特別組,究竟邁向E 世代的登山車在競賽之中,能夠擦出哪些火花呢?本文特別邀請參賽車友親自分享。
輪轉福爾摩沙368-北苗栗篇
第三回「輪轉福爾摩沙368」帶領車友走訪南雲林的軌跡,這次單車誌一路向北跨越大安溪來到苗栗縣北部,依序騎旅竹南鎮、後龍鎮、西湖鄉、苗栗市、頭屋鄉、造橋鄉、頭份鎮等7個行政區,屬於一個逆時針環狀式路線,總騎乘距離為75km,建議起點為崎頂車站旁邊的停車場,約可停放8輛小客車;開車行駛臺61線快速道路,於「崎頂」匝道駛出後往東走,穿越隧道後馬上左轉,然後再進入車站旁邊的小上坡即可抵達,此處同樣為竹南鎮景點「崎頂隧道」的所在地。車友亦可參考臺鐵「兩鐵列車」辦法,以苗栗車站或竹南車站為起終點。
輕量VS. 功能
市面上的攜帶型手工具,體積有大有小,各種功能五花八門,帶太多增加重量和空間,帶太少又怕「騎到用時方恨少」,到底要選擇哪一種才是「帶好帶滿」?攜帶型手工具款式眾多,即便是同一個品牌,旗下款式也是分門別類,為什麼不乾脆「以一抵百」就好?這是因為每一款攜帶型手工具,都是針對不同的騎乘需求所設計的,由於每位騎乘者的路線和型態都不一樣,為了滿足實際的使用需求,才會有如此眾多的款式,以下分為旅行、訓練、通勤和競技等4 種騎乘型態來依序介紹。
騎公路車也一樣好用
想要擁有上卡的效率,又想要好走路?選SPD 系統讓你一兼二顧!
車友們都知道, 騎車要更有效率, 上卡是一定要的! 但一般公路車搭配的Look或SPD-SL 系統卡踏, 由於扣片(Cleat)面積比較大,上卡、脫卡相對難一些,且行走不便,對比賽來說是很好,但對於不是純競賽的族群來說,使用上並不好上手。其實有不少車友,都選擇改用SPD 卡踏系統來騎車,容易上卡、脫卡,也很好行走,讓車友能更方便地,騎著單車上山下海玩透透。